找到相关内容8134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

    也就是我同他分歧之所在。他的论点看样子是东西文化对等地融合,不分高下,不分主次,像是酒同水融合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起平坐,不分彼此。这当然是很理想的,很美妙的。   但是,我却认为,这样的融合是...

    季羡林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4891618.html
  • 再论原始宗教

    基础。因此,在一些学者看来,原始宗教研究的历史“从一开始也是一种理想的历史,一种神话叙事,它成为现实是西方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④   19世纪的人类进步神话在20世纪之初就被粉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孟慧英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111191966.html
  • 古塔的踪影

    高空侦察工具,人们只好利用高山、大树或其它高突的自然物,来观察敌情,或是修建烽火台、敌楼等,作为望之所。然而高山、大树不是随处都有敌楼、烽火台的建筑也都不高,不是那样理想。塔这种建筑物,不但高,而且...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60092100.html
  • 冯学成:《中庸》说要第四讲

    “有馀不敢尽”,可能大家在理解上就会另外有一番感觉了。   “言顾行,行顾言”,自己说话时要考虑自己能不能做得到,自己能不能落实下来,也就是说言行要相应。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时时和自己的目标、理想、...出来的文字资料中,或者借助其它的资料慢慢体会和把握。   当然“言顾行,行顾言”并不只是在说语言、行为,我们应该要把眼光放得更广阔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都有自己的目标,另外我们日常的工作和...

    冯学成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60392106.html
  • 台湾宗教调查

    幼儿之一成五观察,民众对托儿所迫切需要。而六十五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总人口之6.2%,达134万余人;据八十年老人状况调查资料显示,老人将安养机构视为理想居所者,约有5万4千人;唯与我国现有安养院所能...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31692246.html
  • 一念之间(下)

     生:如何消除寂寞?   师:“去做”有意义的事、“去看”有智慧的书、“去规划”您的目标、“去完   成”您的理想。   生:如何不再无助?   师:不要有依赖的想法,其实您自己可以完成许多的...

    释达观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03092390.html
  • 一念之间(中)

    生:生存为何排首位? 师:人首先要“活着”,接着才能实现其理想。如不能生存,一切皆免谈。 生:大家为何,常为生活忙碌? 师:那是因为不知道“生存”之义,只一昧在追求身心的... 成您的理想。因此,能“改变自己”的人,就有成功者的条件。 生:学什么?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学问就是-大学之道,即是大人之学。小至修身、齐家,大 至治国、平天下皆...

    释达观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03192391.html
  • 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星云大师

    ,都是‘人间佛教’。”他的理想是:佛教一定要走向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艺文化、事业化、制度化,乃至国际化。   就本刊记者多次赴台湾以及佛光山参拜的观察所见,佛教在台湾已深入人心。...

    佚名

    |佛教新闻|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0/16353692450.html
  • 石刻的圣迹——中国石窟寺巡礼

    理想美特征大体上是一致的。大佛穿着右袒的通肩厚重袈裟,让人想到了佛陀像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大哲学家亚历斯多德一样的深刻与渊博。袈裟内衬的轻薄绵软绣纹精美的丝裳,又让人想到了佛陀就像奥林匹斯山上的大神...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42292664.html
  •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

    ,梵文的音译,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时译为泥洹,鸠摩罗什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译为涅盘。意译为灭、灭度、圆寂,指的是息灭一切烦恼所达到的精神境界,为佛教修习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放光般若经》卷二十...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6562293159.html